15. 女王的“保护伞”:揭秘赵燕与孙力军政治团伙的权钱游戏

创建时间
标签

很多人都在问,一个做玻尿酸的女老板,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?能让合作伙伴“自愿”放弃6000万,能让创业元老23年不敢要分红,能让员工“满意地”交出价值8.8亿的股票,甚至能让一个高管举报者“被立案”并远走他乡?

答案很简单。因为她拜的“山头”足够高,她的“后台”足够硬。

这个后台,不是别人,正是近年来被国家连根拔起的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、司法部原部长傅政华这个“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”的政治团伙。当我们将赵燕的商业版图与这个团伙的权力版图叠加在一起,你会发现,一部精彩的商业成功史,其内核原来是一部“权钱交易”的教科书。

第一课:投资“权力”,而非投资“项目”

商学院教你做尽职调查,看市场、看产品、看团队。但“女王”的成功告诉我们,在中国,最高级的投资,是投资**“权力”**。

官方通报孙力军的核心问题之一,是“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、拉帮结派、培植个人势力,形成利益集团,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”。看清楚这几个字——“控制要害部门”

对于一个从事房地产、体育文化这种重资产、重审批行业的商人来说,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。这意味着,当你“投资”了这个团伙,你获得的不是普通的政策优惠,而是直接绕过规则的“特权”。你等于为自己的商业帝国买下了最顶级的“保险”——免于被规则束缚的保险,以及用规则去束缚别人的保险。

第二课:将“国家机器”私有化,把“公仆”变“家臣”

官方通报孙力军团伙的另一个核心问题,是“滥用执法司法权,跟利益商人深度勾结”。这套路我们都懂,权力寻租嘛。但赵燕和她的团队,把这套路玩到了极致。

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权力寻租,而是将**“国家机器”的一部分,变成自己公司的“外挂部门”**。

这个外挂的“接口”,就是华熙集团那位神秘的副总裁兼党委书记——李长征。他,是前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高官,是孙力军和傅政华的“得力干将”。当他的“山头”倒台后,他无缝衔接地从“公仆”变成了“家臣”,将在公安系统内积累的人脉和“斗争”手段,变成了华熙集团处理“商业纠纷”的常规武器。

所以,当我因为掌握公司财务造假的证据而准备举报时,我面对的,根本不是公司的法务或公关。而是李长征,以及他能撬动的、那个曾经属于国家、如今却能为私人利益服务的强大机器。

第三课:“合法”的掠夺,用“手段”定义“事实”

当一个商人拥有的“武器”,从商业合同和律师函,升级为“公安侦查手段”时,这场游戏的性质就彻底变了。

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你:在这个棋盘上,规则由我制定,事实由我定义。你的证据再多,也抵不过我们手中的权力;你的道理再硬,也硬不过我们的“手段”。

“保护伞”破了,但游戏规则还在吗?

如今,孙力军、傅政华这个巨大的“山头”已经倒了,曾经坚不可摧的“保护伞”也已撤掉。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:

女王的终极后台没了,她的“魔法”还灵吗?

这个问题,或许比她公司的股价走势更值得我们关注。他们说,打倒一个贪官,能让一片森林更健康。但有时候,大树倒了,只是为了给那些早已在树荫下长大的、更适应黑暗的藤蔓,腾出攀爬的空间。

我们拭目以待。